大众小说网 > 我一直对你 > 第3章 第3章

第3章 第3章


【我今天在机场碰到丁博易了。】

        登机前,沛凝给大学同学兼同事井絮发了一条微信。

        飞机飞得平稳后,沛凝在座位上研究节目参赛方——一个人工智能(ai)科技公司提供的产品资料。

        她现在服务的《机智人生》是国内首档大型ai竞技节目,也叫人机pk比赛节目。

        节目由电视总台和科学院联办,此前已播出第一季,上过语音转换及多方言识别、步态识别、面部特征扫描隔代认亲、笔迹鉴定、法律助手机器人、海报及作画机器人等等ai技术。

        出发之前,沛凝听朱迅捷提了提,她即将要去的这家公司还挺牛的。因为别家公司一般都是专门研发一种技术,他们家却五花八门,而且工程师相对来说都比较年轻。

        为后者,朱迅捷还嘚嘚瑟瑟地给沛凝卖好人卡:“正好,你可以去物色一下工程师,找个优质男回去给你妈掌掌眼。”

        沛凝气笑。

        在飞机上,沛凝翻了几页资料,看见该公司提供的可参赛产品列表:

        1百变声音机器人“冰冰”,它能模仿人类的各种声音,主要作用是为影视剧后期配音;

        2智能围棋系统“igo”,可匹配各种学龄及职业段位,用于围棋陪练、教学;

        3智能识别唇语技术“慧眼小语”她的好奇点落到“慧眼小语”上。

        唇语涉及到听障人士,选这项技术上节目的话,确实能引起大量关注。

        只是不知道这台机器的性能怎样。

        沛凝把资料放下,打算下了机好好搜索一下网上有没有类似的技术出现。她戴上眼罩,靠在椅背上闭目眼神。

        半晌,她想睡但睡不着,耳边愣是嗡嗡作响,想着想着,脑海中不经意地又飘出了一个黑影。

        她就这样迷迷糊糊,混混噩噩地闭着眼,直到同行的助手们喊:“沛姐,沛姐,到了!”

        两个半小时,飞机落地杭州。

        杭州也在下雨,乘客们无法下机。磨蹭了十来分钟后,沛凝四人好不容易上了摆渡车,头发和肩上的衣料都湿了大片。

        助手朵儿一边用纸巾擦,一边可怜地展示自己冻红的手,叫苦连天:“妈呀,比北京还冷!”

        同行摄影刘记把手插进衣兜,作势抖了抖身子,“是啊,听说杭州这几天有大暴雨,希望不要在我们出门的时候下。——毕竟我们去到人家公司就在室内了。”

        “沛姐,你冷不?”另一个年轻摄像师小章关切地看了看沛凝。

        沛凝是他们之中穿最薄的,一件大衣,一条围巾而已。

        沛凝冻得鼻子微红,却说不冷。朵儿又问真的不冷?沛凝扬扬下巴,有些狂妄地说:“当然不冷,我全身都是好羊绒,围巾也是。”

        刘记调侃:“哎呦呦,我真羡慕你这有钱人”

        两个小年轻也都笑了,气氛活跃起来。

        他们出了机场,拦了一辆的士,沛凝坐副驾,三人挤后排,往商务酒店去。

        “这么冷的天,晚上不出来了吧?我们在酒店点外卖!”朵儿在车里提议道。

        沛凝接话:“这么冷,还下雨,外卖小哥也不好受啊。我们自己出来买还快。”

        这里就属刘记年纪比她大,所以调侃的话也都由他来说:“我以前怎么没看出来你还挺有爱心?但是吧,骑手工作是为了赚钱,就算你不点外卖,别人也还是会点的,他们一样冒雨受寒。”

        “没有,”沛凝早就有了打算,“我在地图上看过了,酒店旁边就有家餐厅,可以去吃。”

        一提到吃的,朵儿激动,“是什么餐厅?火锅吗?”

        沛凝说:“到了酒店,放下行李,我带你们去了就知道了。”

        后排三人暗戳戳地期待着。

        结果,十点半时,他们打伞来到酒店楼下,就见一家普普通通的粉店。

        “啊,就这啊?”年轻小章上扬的嘴角垮掉。

        “不然呢,那么晚了还想吃什么?”沛凝率先进店,点了一份瘦肉汤米粉。

        刘记跟进来,“我还以为有多了不起呢,抠抠搜搜早晚秃头!——我说朱导。”

        两个小年轻饿了,也进来坐下。

        没办法,谁叫总导演向来节俭,而且出差经费由他心腹申氏掌管。

        就见沛凝抓了一把一次性筷子,给他们三每人发一双,“饿了可以吃两份哦。”

        嗯,听起来还挺豪横。

        吃过米粉后,四人也不聊天了,各自回了房间洗漱、休息,约好明天九点起床,九点半出发去ai公司。

        临睡前,沛凝收到井絮回的微信:【恭喜。】

        恭喜?沛凝回了一个问号。

        井絮:【久别重逢,恭喜你们啊,这就是缘分。】

        沛凝:【】

        井絮:【我问你,你们刚才见面的时候,他什么反应?】

        什么反应?沛凝回想今天那个一闪而过的黑影,回复:【老样子。】

        井絮:【那就是嘛,证明他念念不忘。】

        沛凝:【】

        井絮:【你不信就算了,不过我得提醒你一下,丁博易不再是以前的丁博易了。他一根小指头就能掰弯你的胳膊肘。】

        沛凝终于发了个长句:【噢,原来他当了健身教练。我没看出来。】

        井絮:【】

        井絮:【他没结婚,单身。】

        井絮发完这句就不再发了,沛凝盯着这句话看半天,也不知道回什么。

        顶多,她心里有个隐隐约约的疑问:他?他结不结婚关我什么事?

        但是当额头触碰到柔软枕头的一瞬间,沛凝猛然想起了他今天在见到她时的反应。

        那是逃避、胆怯,亦或冤家路窄,落荒而逃?

        连带着她的心脏都跟着紧张抽动一下,然后喉头变得干涩,像如临大敌前的慌张试探。

        ——“讲话啊!”

        ——“为什么跟着我又不出声?”

        ——“你到底想干嘛?”

        这些话想起来已是非常遥远,但就像黑历史一样烙在她骨子里。

        就像今天,如果当时丁博易在咖啡店多停留一秒,多看她一眼,她那句“讲话啊”说不定就会反射性地说出口。

        童稽游戏。

        次日上午,沛凝四人来到ai公司。他们公司总裁四十几岁,是个搞科研的博士,因此沛凝等人都称呼他为黄博士,而非黄总。

        黄博士带他们来到展厅,接着让助手推出各式各样的ai机器人,它们的造型、功能千奇百怪,朵儿见了哇哇惊叹。

        黄博士介绍道:“我们公司侧重扶持工程师们的大胆创作,现在大家看到的都是经过实验室检验合格的成品。我们先看哪一台?”

        沛凝把手中一本a4资料翻开几页,“先看慧眼小语。”

        “好,慧眼小语在这边。”黄博士推出一台白胖子,它肚子圆圆大大的,除了肚子就是头,没有腿,底部是滑轮。头上有两个装饰的白色小触角,脸就是屏幕,身高约有一米五。

        直男设计无疑。

        “小语已经4岁了,算是个比较成熟的技术。去年我们投放了十几台在国外的一些公共场所,包括特殊学校试用,它的中文和英文识别准确度还是蛮高的。”

        沛凝点点头,“小语也是黄博士您研发的吗?”

        “噢,我不是。它的研发人临时有点事出差了,不过我对小语的性能是很了解的,它操作也很简单。”

        黄博士把小语开机,可以听见一声稚嫩的少女音:“欢迎回来,我的主人。”

        这语音设计也很直男。

        “小语主要适用于听障人士与我们常人的交流。因为听障人大多是婴幼时期失聪的,他们不知道语言所对应的唇型,所以学习唇语对他们来说特别困难,只能学习手语。而我们又不懂手语,有了这台技术呢,只要听障人认识字,就能通过小语的识别来理解我们的话了。申小姐,你对它做个嘴型试试?”

        沛凝面向小语,用稍微夸张的嘴型,无声说:“你好啊,小语”。

        小语两秒回应:“我已识别完毕。”

        屏幕上显示它识别出来的文字:【你好,小语。】

        朵儿、刘记、小章也来凑热闹,试了几个日常长句,发现有90%左右的字是识别准确的,功能还挺灵光。

        不过沛凝有一个非常好奇的问题:“它能做语音识别吗?就是我们发出声音让它听见,它来转换。”

        “不能的,“黄博士说,”它真正模拟了一个听障人的无声世界。”

        “那为什么要发明这个那么有难度的技术呢?像您刚才说的,听障人只要认识字就能跟我们交流,那普通的语音识别技术就能把我们的声音变成文字,不需要读唇形。”

        “这个问题问得相当好。尤其是涉及到了人工智能的前沿问题。其实我们的发明都是从无到有的,那么我们人类在进步,科技也一样,小语作为一台唇语识别机器人,我们希望它有个从零开始学习的效果,而不是依赖现有的语音材料,否则它就不是一台唇语机器人了,所以我们没有给它安装语音识别系统。”

        沛凝想了想,对黄博士提议道:“是这样,黄博士。我建议让你们研发人组织一下关于用途的一套问答。上节目的时候可能会用到。噢你们研发人到时能亲自上节目吗?”

        黄博士见眼前这位女代表谈吐大方,不乏果断和专注力,而且和她谈话的过程让他感到很轻松。黄博士便爽快地说:“没问题。他本人会上节目的,这个不用担心。我先把他的联系方式发给你吧。”

        “好的。”

        沛凝在通讯录记下一串手机号,备注“慧眼小语”。

        之后沛凝见了围棋机器人和百变语音机器人的研发人,觉得这两项技术也都适合上节目,便一锤定音,给朱迅捷打了个电话汇报。

        紧跟着,她和这两位研发人商讨了一些节目录制的流程与方案。

        比如说,录制围棋机器人的时候可以请来一位有名气的职业棋手,与之进行较量;百变语音机器人嘛,可以请来几位专业配音演员。

        至于慧眼小语,沛凝还有些犹豫。

        这时黄博士用手机搜了一所学校让沛凝看,“我们有认识的特殊学校,在河南,那个应该是全国最大的特殊教育学校了,也是你们总台新闻《每日关注》的公益关爱对象。”

        “那就是可以从那儿联系一位教唇语的资深老师,让他带他的学生上节目,”沛凝说着,脸上有些不忍,“哎,我最怕见到这些了。”

        现实中,明明很多人自己过得也很难,却总见不得别人苦。

        沛凝怕看见有听力障碍的孩子,他们的眼神,纯真、充满渴望,令人唏嘘。

        黄博士心领神会地点点头,忽然说一句:“以后科技力量都会帮助到这些人,这也是科技的意义。”

        下午五点,刘记、小章这两位摄影师把该拍的都拍得差不多了,四人准备离开。

        沛凝和黄博士握手,落落大方说:“真是辛苦你们了,叨扰了一天,我们这就回去了。到时提前通知你们到北京做准备。”

        “没事没事,应该的。”黄博士做了个“请”的手势。碰巧他口袋的手机响起来,他说一声“不好意思”,转头就接起了电话。

        他的电话很短,挂断后马上对沛凝说:“申小姐,慧眼小语的研发工程师回来了,要是不赶时间的话,花十几分钟跟他谈谈?”

        “可是我们已经叫车了”朵儿插话道。

        沛凝拿出笑容补救,她咧开漂亮的唇形,礼貌真诚地笑笑,“也不急这一时,该说的我都跟您说了,有什么疑问您可以帮我转达啊。而且我有他的联系方式,可以随时电话聊。”

        “那行,那就不耽误你们出发了哈,请。”黄博士说。

        沛凝四人乘电梯下到一楼,刘记、小章身上背的摄影器材,所以背包格外大,他们过一道门时,有两个男人正好走进来,他们便退到门框避让一下,这时小章突然叫一声:“耶——”

        那两个男人中的其中一个也回应:“耶?你不是电视台的吗?”

        “是啊是啊,上次见过。”

        “对,我认得你。”

        后头的沛凝闻言,发现小章在和一个男人说话。那男人挺眼熟的,她多看两眼——原来是钟政,她的大学校友。

        昨天在机场,她好像也见了他匆匆一面,只是人影飘得实在快,她未能反应过来。

        而他旁边的那一个,

        脸长、清瘦,额上的发被风吹高,露出一个明显的m型(美人尖)。他是,丁博易。


  (https://www.xdzxsw.cc/book/97891586/32159476.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