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重生八零:媳妇不认命 > 第3章:车到山前必有路

第3章:车到山前必有路


她的话没落音,谢老太气得就蹦了起来,“哼!你还来劲啦?快点滚!”

        谢晓芸也不是柔顺的脾气,“奶奶,您要是不给,我就去找队里的干部,找公社的干部,让他们来评评理!到时候您可别怪我这做孙女的不给您留情面!”

        “妈,给吧给吧”二婶三婶急忙附和,给一点粗粮咋能和留下的房子比?她们可不想让到嘴的鸭子飞了。

        “”

        谢老太虽然老啦,但她心里明白,即便不念“谢晓芸”母女的情分,但也得给另外两个媳妇几分薄面。“去,给她们装一篮子土豆,十斤包谷面。”说完气冲冲的转身出了门。

        谢总什么好东西没见过?可为了眼前这点吃食却挣得脸红脖子粗,她自己都觉得好笑。

        刘春芳没料到事情会变成这样,晓芸才十几岁被分出去单过,街坊邻里知道了,唾沫星子淹死人她越想心越慌!

        “晓芸,你真要这样吗?”

        “妈,如果继续留在谢家我不被气死,也会被她们逼疯的!您愿意那样吗?”

        刘春芳的头摇的像拨浪鼓,“不不”

        谢晓芸浅笑道:“别担心,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有信心,没有过不去的坎!”

        刘春芳本来就没主见,听谢晓芸这么一说,她长吁口气:“行,那就听你的吧。”

        谢家动静那么大,村里不知有多少看热闹不怕事大的竖着耳朵在等。

        看到谢晓芸母女从谢家出来,那些人也不避讳,反而正大光明的对她们指指点点:

        “还是被家里赶出来了?”

        “呸,活该,自找的狐狸精!”

        “听说她和光棍二锤钻玉米地的事让家里知道了,觉得没脸见人,昨晚在后院上吊了”

        “这不没死成,反而更骚了看她走路那样儿,屁股扭得,胸前那两坨肉晃得”

        谢晓芸气得牙根痒痒,她回头扫了一眼,真想把这些长舌妇的嘴撕个稀巴烂。“特么的,难道你们这些婆娘就没长那东西?”

        “”

        见多识广的谢总,知道这世上的冤假错案多了去,但她可以肯定的是;原主到死都没弄明白是谁给她身上泼的这盆脏水!

        她没弄明白的,谢总要替她弄明白,狐狸精这口锅谢总不背!

        82年的农村,没有雾霾,没有污染的天,只有从30年后回来的人才能体会到碧水蓝天是多么珍贵,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谢晓芸顿时精神一振。

        谢家住在村西头,她们要去的窑洞在村子的东南方。

        一路上,打眼望去,随处可见矮矮的土胚房,青砖红瓦房寥寥无几。

        像哈密瓜皮纹理的墙面上用白灰水刷过,偶尔还能看到几年前的红色标语。

        天泉村的南边是连绵不断的山脉,北边是丘陵沟壑,虽然远离沿海城市,但改革的春风也慢慢吹到了这里

        十几分钟后,天泉山脚下破败的窑洞,出现在视野中。

        木栅栏院门歪歪扭扭,不到一百平米的院子里杂草重生。刘春芳怀里抱着10斤玉米面,茫然自失的杵立在窑洞前。

        “这哪是人住的地方?还不如生产队的牛棚,羊圈!”

        “晓芸,听妈的劝——”

        谢晓芸浅浅一笑:“妈,十几年没住人是有些破败,但咱们不是还有手嘛。”

        “”

        她的话句句在理,刘春芳也没了主意,“哎,只要你不离开我,妈咋样都行!”

        窑洞的门是一扇柳树条子编织的栅栏门,门的上方有一个通风的小小天窗,走进残破不堪的窑洞,入眼的是链接火炕的灶台,上面放着口锈迹斑斑的铁锅。

        “妈,你收拾窑里和炕席上的灰土,我去把那锅洗洗看还能不能用,完了咱弄点吃的。”

        从早上睁眼到现在已经中午了,谢晓芸母女一口汤水未尽,早已饥肠辘辘,刘春芳的腿都有些发软

        “晓芸,你想吃啥?”

        “我想吃北京烤鸭,卤煮火烧,西湖醋鱼,麻辣爽口的凉皮再就一个肉夹馍我啥都想吃,可眼下咱只有十斤玉米面和一篮子土豆。”谢晓芸心里这样想,嘴上却道:“从院子拽点野菜,弄点玉米糊糊吧?”

        谢晓芸说完提着生锈的铁锅,走了不到二十米,就看到了一股清澈见底的山泉,或高或低,时缓时急,泉水慢慢冒出来,像螃蟹吐泡

        三十分钟后,她端着半锅清澈甘甜的泉水回来了,“妈,生火做饭。”

        “”

        刘春芳虽然脑子没有谢家那两房媳妇灵光,但做饭种庄稼却是一把好手。

        不多时饭就做好了,黄灿灿的玉米糊里飘着绿莹莹的野菜,一股淡淡的清香味扑鼻而来;谢晓芸很快就把一碗饭吃完,她抬起手臂抹了一把嘴,“真舒服妈,我出去透透气。”

        她沿着山脚下的羊肠小道往山上走去,想顺便观察下天泉山,看看有啥可以变钱的东西,兜里没钱心里没底,再好的计划也是纸上谈兵。

        天泉村很穷。

        当然,82年全国除了沿海城市,绝大部分地区也不比天泉村好多少。

        夕阳西下,谢晓芸不知不觉走出了一里地,她刚要转身返回,突然看到两个背着背篓的后生从山上下来;其中一个高个子模样俊俏的走到她面前,愣着两只眼睛问:“晓芸,你咋在这?”

        原主的记忆里;这人名叫季生,比谢晓芸大两岁,是她的初中同学,也是天泉村的人。

        谢晓芸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微微一笑,“你们上山去了,背的啥呀?”

        “山葡萄和五味子”季生说着把背篓放了下来。

        “啊,这么多?”

        “给你拿些吧,今天运气不错,摘的多而且还好”

        红灿灿的五味子,串串颗粒饱满,熟透了的山葡萄,每一颗都像又大又光泽的猫儿眼,使人心生蜜意,甜沁心脾。谢晓芸很想尝尝那曾经熟悉的味道,但她最终还是说了声,“不用了。”

        她的矜持让季生感到陌生

        “”

        “山上的果子还多吗?”

        “往后山走可能还有,不过,估计也摘不了几天,最近上山的人太多了。”季生说话时眼睛总是忍不住的盯着谢晓芸。


  (https://www.xdzxsw.cc/book/74598079/32063229.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