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汉风1276 > 223章 俘虏

223章 俘虏


  \汉风1276  223章  俘虏

  |勇的蒙古武士们在最后关头用生命向大汗效忠。整整人队覆灭。俘虏少的可怜。绝大多数人战死。极少数逃入了妙高山的密林中。北方草原上长大的天之骄子们。南方的丛林中变的十分软弱。陈淑桢派出民军以小队清剿。用猎弓和吹箭把落单的武士一一猎杀。

  战事进入了尾声。投降的新附军你推我挤。就像群乱哄哄的鸭子。闹成一团挤成一团。让负责看守他们的汉军士兵看的直摇头。就这么些个窝囊兵。还想在战场上和咱们交手。笑话!

  一个连的汉军战士看守万余新附军。俘虏是自己的一百倍。但汉军士兵们下巴仰的高高的。紧紧抿着嘴唇。眼皮子都不夹他一下。对面的军队失去了灵魂。它已经不能再算一支军队了。

  “怎么搞的?我说新附军的爷们。你们战场上丢人还没丢够。当了俘虏的继续丢人?咱们堂堂正正的汉人。怎么出你们这么些个货色?”负责清理俘虏的文官。手上抱个大册页。拿着钢笔替他们登记。本来看这些俘虏都不爽。这时候就忍不住发挥几句:“各级官爷。大元朝的万户千户百户们。你们还不出来把手下管管?合着当了汉军的俘虏。还摆兵大爷的谱儿?”

  在人屋檐下。哪的不低头?王安刘达两个正想趁机挣点表现。好投靠过去。把卖给大元皇帝忽必烈的一颗忠心。又转卖给大汉皇帝楚风。于是立马按老办法传下命令。亲兵们扯着嗓子大吼大叫。

  千户百户们骂骂咧咧的踢着手下的屁股。收拢各自的部下:“没长耳朵呢?排好排好!”

  “妈的。都当俘虏了。还撑个什么长官架子?”老兵油子们小声嘀咕着。磨磨蹭蹭的排好了队。

  没过多久。俘虏们又鼓噪起来。

  “大呐。咱们既然投诚了。您也该体恤一二。怎么他们可以拿一两银子。吃的是肉馅包子。我们只有白馒头。银子也不见影?”几个千户百户把那汉官围住。七嘴八舌的抱怨。神情又是委屈又是幽怨。看了能叫人滴下泪来。只可惜几个身穿蒙元军服的大老爷们摆出这么个表情。怎么着都有点不搭调。

  这不是嘛。周贵的七千多人。转到了汉军大阵的东侧位置。那儿早就有民夫和文官等着了。士兵们老老实实的把武器丢在指定的位置。再由百户千户领着。按顺序到文官那儿登个记。立马就能领一两银子。然后端起民夫挑来的热汤吸溜吸溜的喝。热气腾腾的大包子往嘴里塞。嘿。那包子可香。咬一口肥油顺着嘴角往下流。看的啃了七天干粮。只有蒙古兵吃剩的骨头内脏下饭的新附军。口水滴滴嗒嗒直往地上淌。

  可这边呢。一样是扔了武器。到文官那儿登了记。只有白开水白头。一钱银子也没看见。不由你不心慌啊。

  “让让让让。王大人过来了。”兵们分开众人。王安向文官行个礼。满脸堆笑的道:“这位老爷贵姓?”

  “赵广文。大汉政府法部监狱局副局长。”

  监狱局?王安心头咯噔一下。面上神色却没改变。笑眯眯的道:“老爷公务辛苦。小人们都看在眼里的。这大热天的。冰敬是该双手奉上。我看这样。皇上发的招抚银子。二八还是三七扣。您说个数。小的决不含糊。”

  千户百户们恍然大悟:以前跟着赵官家。武将没有狗屁地位。从文官手里拿饷。都是有个折扣的。人家冒着性命危险。从江南膏腴之地顶着枪林箭雨。运饷到你前线来。不该拿点辛苦钱吗?这后来大伙儿从宋军变新附军。元朝的大汗可从来不发饷。最多送几张等于废纸的交钞。养家糊口全靠上阵抢。搞的大家都忘了这茬事。多亏咱万户大人老于世故。把这码事给续上了。

  万多人。每人一两就是一万多银子。打个七折还有八九千呢!军官们就冲万户大人竖大拇指:怪道人家是万户呢。高。实在是高!

  “什么招抚银子?你们还当是招安呐?”赵广文没好气的说:“陛下新立的规矩。像你们这种情况。只能算投降。非但没有银子。还要到琉球做三年苦工哩。”

  楚风新定的政策。战前派人接洽联系易帜的。叫做起义。每人发三个银币。有功之人更有重赏。

  战争中迫于形势阵前倒戈的。叫做反正。发一个银币。除罪大恶极者必须审判定罪外。其他人立时获的自

  家在大汉控制区务工务农悉听尊便。

  交战后跪地请降的。叫做投降。首恶审判定罪。其余胁从服苦役三年。王安刘达的两个万人队就是属这种情况。所以周贵那边由民政部的官员负责。这边则是法司监狱局的官员在登记。

  的不但没银子拿。还有三年苦役。俘虏们顿时哗然。一万多人同时闹起来。

  楚风正和陈淑桢并骑而来。身边就十多个卫士。陈淑桢见情况有变。左手把缰绳一提。桃花马向前几步。挡在了楚风身前。右手按上了腰间的剑柄。法华等人四下散开戒备。

  “别介呀。对付群老兵油子。一个刀笔吏就足够了!来来来。这边树荫底下。咱们停下看戏。”楚风笑制止了他们。

  果然。赵广文一拍桌子。大声道:“不服?谁要不服气。可以再来打过嘛!”手指着民夫们还没挑走的几大堆兵器。意思是有种你们拿起武器再来试试?

  那一连汉军在上万人当中。显的根本就微不足道。可他们一个个昂着头。眼神骄傲到了极点。竟然让开了路。甚至把兵器踢到俘虏们的脚下。

  有种再来!

  这股天|强军的气势。甚至远远胜过了横扫欧亚的蒙古武士!被汉军气势所慑。俘虏们没一个人敢动。场面紧张到了极点。静悄悄的。人们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妈呀。这不是害我吗?能打过刚才何必投降呢?王安吓的脸色苍白。生怕哪个愣头青真把武器捡起来了。赶紧小步快跑过去。把武器一件件踢回堆里。点头哈腰的笑道:“各位长官。这不是开玩笑吗?咱们是一颗忠心向着汉国的。以前跟着鞑子。那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呐!在下一门心思想杀了唆都做个投名状。若不是唆都那厮防备的紧。早就取了他的人头。也免的长官们大热天的在这空地上晒着嘛。”

  他插科打诨的几句话。气氛顿时松弛下来。

  吁~新附军俘虏们长出一口气。要有勇气拿着武器和汉军干。刚才就不会投降了。能保住性命就是底线。三苦役怕什么?跟着蒙古大汗。没有军饷送死你先上抢劫蒙古人先来。跟苦役有什么区别?还是无期的呢!

  闹一闹。只是眼红周贵那边的待遇。可跟汉军硬来。看看那些蒙古人的下场。谁还会犯傻?一个万人队的蒙古铁骑。全被打成了烂肉!

  赵广文笑笑。转着手上的钢笔。“三年苦役嘛。只是干活辛苦些。没有自由。不能随便往外跑。除此之外。大米白饭管够。一旬吃顿肉。还有相当于汉国工资三分之一的劳动补贴费。

  ”

  呵。如此说来。苦役也并不太难熬。做大元朝的兵。还常常吃不饱饭呢!见这位官爷还好说话。就有老兵大着胆子问:“敢问赵相公。那啥劳动什么费的。一月能有几文钱?”

  汉国普通工人工资两百多元。矿工特别辛苦。在三百元左右。苦役犯的劳动津贴费是正常工资的三分之一。也就是一百元钱。

  “只要好好干活。好好劳动改造。完成挖矿的指标。你们每月可以到一百元钱。”见俘虏们愣着不说。赵广文从衣袋里摸出个百元银币:“咱们大汉钱论元不论文。看。就是一百元。也就一两银子!”

  妈呀。每月一两银子。早知道老子还当他妈的鸡兵!俘虏们甚至欢呼起来。苦干三年。就能积攒下三十多两银子。比当兵划算多了!

  再没人闹。一个个老兵油子比幼儿园小朋友还老实。汉军士兵指挥他往东。他决不敢往西。每名士兵心中都充塞着对“幸福生活”的憧憬。

  只有王安刘达以下的千户百户们拉着张苦瓜脸。他们家里哪儿缺这几十两银子?可现在。连亲兵都不会听自己的命令了。唉~大伙儿下矿井熬吧!

  “走勒!”不远处的树荫下。楚风笑嘻嘻的打马开路。开发海南岛的矿藏。非常需要人力。拿俘虏做苦役正是最好的选择。

  这些高高兴兴的俘虏。要是见识到矿井底下“脱胎换骨”式的高强度劳动。恐怕百分之百的会觉的今天高兴的太早!不过等他们到了井下。上面是军警人员和监狱行政官员。下面是互相牵制的土人劳工和自由工人。再想闹事。那可就来不及喽!


  (https://www.xdzxsw.cc/book/66556/3603263.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