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再世为人之嫡女镇宅 > 第二十一章、往事随风

第二十一章、往事随风


  “阮姨,你说什么?”陆如嫣顾不得理会桌上的狼藉,只是死死的盯着阮姨娘。

  阮姨娘不解陆如嫣为何反应如此之大,只当她是小丫头心性被自己唬住了。当下放缓了语气道:“都城的侯府出事了,就是咱家能沾上点亲故的那个宣德侯陆家出大事了。”

  陆如嫣搅紧了手中的帕子,努力维持着平静的口吻道:“阮姨,你、你先坐下慢慢说。”

  阮姨娘应了一声坐在桌旁,叹了口气道:“那侯府没了,就发生在你昏迷那两天。听说是天雷劈下活生生烧没的,有看到的百姓说事情发生在半夜,一道雷电带着火星子就劈了下来,整个府上瞬间烧了起来,火势又大又突然,跟鬼火似的,那侯府满门上下竟没一个逃出来的。”

  即便早有心理准备,这个消息还是如同雷电一般劈住了陆如嫣。听着阮姨娘的描述,她仿佛又回到了那日,眼前是无尽的大火。那日她从睡梦中被惊醒,一直以来被侯府内事务侵绕的她疲惫不堪浅眠多梦。那日难得睡得比平时熟上几分,却被烟火呛醒。睁开眼时看到的便是刺目红光,她急忙披衣,却发现无路可出。

  四下传来惊恐的尖叫声和咒骂声,透过燃着烈焰的菱花窗望去,整个侯府都被红艳艳的大火包围。平日里花团锦簇的侯府,此刻宛如地狱。

  天命难违。

  这四个字就如鬼魅一样钻进她的脑海里,她脑中转过几个念头,终是抛开一切放声大笑起来。烟雾萦绕,她的声音嘶哑而轻狂。她笑这可笑的命运,笑那些愚蠢的庸人。

  父亲已弥留,这个家她根本毫无留恋,与其到最后任由这些人毁了侯府的名声,为侯府惹下大祸,倒不如烧了干净……

  “嫣儿,嫣儿你怎么了?”阮姨娘看着眼前呆愣的少女,担忧道。

  “阮姨。”陆如嫣涩然开口,声音有着微不可见的颤抖,“侯府的事,外面是怎么说的?”

  爹一辈子劳心尽力留下的名誉不该被那些人毁了,自己迟迟不肯择婿嫁人留在府中苦苦周旋,为的便是在爹在世时维护住侯府的名声与那表面的繁荣。

  阮姨娘唏嘘道:“也不知是造的什么孽,那么大户的人家说没就没了。这事有人说是天火降罪,说着侯府做了不仁义的事被老天惩罚;也有的说是浴火挡灾,之前南边发大水咱这北边也不太平,自侯府出事后各处都消停了侯府这是为我朝挡了一灾……唉,这扯上老天爷的事谁说的清呢?可怜哟……”

  这情况倒比陆如嫣想的要好一些。压下翻腾的情绪,陆如嫣直到觉得自己足够平静才开口道:“朝廷那边怎么说?”

  阮姨娘疑惑的看了陆如嫣一眼,陆如嫣此时也顾不上阮姨娘的怀疑,只是焦急的等着。

  “朝廷上的事说来也奇怪,据说为这事吵成了一团。太子的人觉得这是天罚,说那侯府定做了不可告人之事;二皇子的人却表示这只不过是场意外,侯府遭遇天灾本就不幸,支持一切从轻处理。”阮姨娘道,“最奇怪的是三皇子,也就是凌王殿下。不知为何,这个凌王竟在朝堂上提议要封奖陆家,以慰陆侯爷在天之灵什么的……还列出了一大堆理由。”

  “然后呢?圣上怎么说。”

  太子和二皇子的态度在陆如嫣意料之中,朝内皇储之争,侯府一直是持中立的态度,父亲说过只有一心效忠于圣上才能长久。偏偏她那蠢顿的庶兄暗地里投靠了二皇子,为侯府的飘摇埋下隐患……只是不知这凌王为什么会好好的为侯府说话?三皇子景凌天得胜归来封为凌王的时候,父亲的身子已经不行,侯府与凌王在朝堂上并无交集。

  “圣上原本的态度是偏向二皇子觉得一切从简,但那凌王说的有理有据,加上吏部尚书章大人、镇国公叶将军还有兵部侍郎詹大人支持,竟硬生生说服圣上改了主意。给陆侯爷立了个衣冠冢,还加了个什么忠孝的追封。唉,你说这些侯门大院争这些名利有什么用?要我说,这些名呀利呀都比不过人好好活着重要……”

  阮姨娘还在絮絮叨叨的说着,陆如嫣却思绪飘忽。吏部尚书章天德与父亲是世交好友,章天德是景凌天的舅父,这或许是凌王出手相助的原因吧。陆如嫣心中伤感,父亲这一生最后只换得个虚名。也罢,还好还有这个虚名。

  “嫣儿,你怎么脸这么白?”阮姨娘终于察觉到了不对劲。

  “阮姨,嫣儿今日身子不舒服,劳烦您和吴伯说一声,铺子有劳他照看了。”今日只是今日,她再缅怀这最后一回。

  “身子不舒服?要不要阮姨去给你请个大夫。”阮姨娘担忧道。

  “不必麻烦,可能是因为这两日太累了。”陆如嫣低垂着眼眸,不愿多说,“阮姨,这里就交给你了,嫣儿先回房了。”

  “好好好,嫣儿你赶紧去休息,这两天你也累坏了。铺子那边有吴伯,你不用担心。”阮姨娘心疼的看着面容疲惫的陆如嫣。

  陆如嫣起身回了屋。当屋内只剩她一人时,她终于允许自己松懈下紧绷的情绪。泪水无声无息的滑落了下来,即便有再多的不堪与污秽,那里毕竟是她生活了十九年的家。曾经亲近的敌视的皆付之一炬,这世间独留她一缕孤魂,带着曾经的记忆,以他人的身份活下去。

  抹去脸上的泪理了理衣襟,陆如嫣朝都城的方向跪下。叩首拜了三拜,陆如嫣望着窗外青白蒙雾的天空,在心里默然道:父亲,走好。

  =============================

  两年后。

  “如嫣姐姐,你终于回来啦。我告诉你呀,元宵他今天又气跑了一个先生,这都第五个了!”陆如嫣一回府,便见陆依兰嚷嚷着朝自己奔来。

  陆依兰如今是个15岁的大姑娘了,如今的她比之两年前识了不少礼数,虽然依旧是天真活泼的性子,却不再像以前一样咋呼。当然,这仅限在外人面前,只要在家里她就还是那个粘人爱闹的陆依兰。

  “依兰,这是怎么回事?不是让你和元宵一起听先生讲课吗,你怎么不拦着他?”陆如嫣一回府便听到这个坏消息,只觉头疼。

  两年前将林家的债还清后,陆如嫣手上还剩下些银钱。除了打理铺子外,陆如嫣以重金请了一位当地饱腹学识的秀才来做西席。名义上是教陆元霄读书识字,可实际上,跟着一起听讲的还有旁人。这当然是陆如嫣的意思,来到这个家后,她深深地意识到父亲当年不顾继母反对,执意聘请先生教她读书的意义。读书不仅可以识文断字,更能明晓事理。陆元霄虽是庶出却是这个家小辈中唯一的男丁,以陆老爷的身子只怕再难有所出。

  陆如嫣心里清楚,她虽能支撑这个家一时,却难以支撑陆家一世。着身子终归是女儿身,无法长久留此陆府当家作主,这是无奈也是现实。她虽未想好自己今后的退路,却明白陆家终归要靠陆元霄来支撑,聘请先生让陆元霄识文明理是必然之举。

  至于其他人,陆如嫣心中有自己的筹划。陆府不是世家大户,她也没有让陆家门楣光耀的野心。只是作为一个经商的人家,家中懂文识墨的人多些总不是坏处,当年陆家要是除了“包子”外再多一个识字的人,也不至于落到她所见的那个地步。

  换个角度说,她为请先生花下重金,总要多塞些人进去才能保证回本不是。

  负责府内钱财账务已成习惯的陆如嫣完全没有意识到,不知不觉间,她已经有了奸商的潜质……

  有了先生后,家里除了陆宛芩正值芳华是闺中代嫁的少女,为了名声不方便接触先生由陆如嫣亲自教授外,几乎每一个人都被她赶进过陆府的书房。

  阮姨娘和兰姨娘最先打的退堂鼓,她俩仗着长辈的身份只去了一次便找借口再没正式进过书房,转而为书房中的众人准备起糕点。

  吴伯坚持了三堂课,当他叹着气向陆如嫣抱怨时,陆如嫣简直怀疑自己不是在让他识字,而是在迫害这个为陆家效忠了大半辈子的老人。

  幸而,陆依兰年幼且对姐姐言听是从,乖乖的留在了书房;阿忠他们几个则在陆如嫣的威逼利诱下开始安心学字。在铺子里事务活计不忙时,他们也会进书房跟着一起听听。

  除此之外,陆府的书房内还有一位特殊的学生。

  “如嫣妹子。”特殊的家伙拉着拼命想往后躲的陆元霄来到陆如嫣面前,“这次的事,真不怪陆小兄弟。”


  (https://www.xdzxsw.cc/book/47566/2783185.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