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财色无双 > 161. 第161章 前出防御

161. 第161章 前出防御


  “诸位,我们刚刚经历的一场战争中,我们已经看清楚了,我们黑牛山要塞的战略纵深很小,基本上没有回旋的余地,这对于大兵团作战来讲,十分不利,所以我们要想在更广是空间内打败敌人,只有增加我们的战略纵深!”宗正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一下子跳出许多新鲜的名词了,在场的人除了赵晋以外,基本上没有人搞得懂这些专业术语!

  牛子章问道:“宗正,你先给我讲讲什么叫做战略纵深。//WwW、QΒ⑤.c0m\\”

  宗正一下子便被闻到了,只见他支支唔唔的说道:“我平时听赵将军说话的时候,便记下了这些东西,自己也能理解一些,但是真的要要说出一个所以然来,我又说不好了,我看还是赵将军来给大家解释一下吧!”

  赵晋松了一口气,暗道:“原来这是一个拾牙慧的家伙呢!”说道:“要理解这个战略纵深,首先得了解什么叫做战略,所谓战略简单点说就是运用所有可能的方法来达成战争的目的。所谓纵深,便是指作战部队由边界至中心的可运动的纵向深度。两者合起来,便是战略纵深了,大至的意思就是可做战略性运动的地域空间。”

  “战略纵深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作用很明显,利用可用的空间对突进的敌军部队进行阻滞,扰乱,与其周旋等待敌弱我强的最佳时机,再决定是否要进行攻击以及攻击的程度。

  而且,部队再被快速击溃的情况下,大面积的缓冲区域能让军队有得以chuan息的时间,并利用时间进行重新集结,修整部队,指挥部也有时间来考虑新的作战计划。就是“以空间换时间”。”

  “作为一个军事将领,必须明白有纵深的国家拥有比没有纵深的国家更大的对敌防御的缓冲地带,更大的缓冲区域使国家能在首次交锋失利后,得到更多的时间从惊慌中清醒,并着手开始计划更具远见的战略,而不仅仅是防御或反击这么单纯。

  在最初被敌军主动侵略而防守失利的情况下,敌军如果再让机动部队以闪电战方式突破前线,对战略要地进行快速穿插的话,没有一定纵深的国家很快就会在战略机动上处于下风。这会使得反击作战更为艰难,甚至流产。”

  赵晋说完大家都明白了这是怎么一回事了,了然的看着赵晋说道:“不错,我们黑牛山却是没有什么战略纵深啊!”

  赵晋说完,脑海中间闪现除了几场典型的战斗来!

  1939.09.01,德军南北集团军群入侵波兰,到09.09仅9天就兵临华沙城下,此时波军被德军闪电战打得兵败溃退,以没有空间和时间进行战略部署。在“维斯瓦河弯曲部战役”中,6万多波兰军队被德军重重包围,无力突围被迫投降。三日后首都华沙被包围,由于突围无望,守军决定死守华沙城。到09.22已有30万左右波军被德苏俘虏,波兰主力以被殆尽,以没有了做战略部署的基本。09.27波兰首都华沙无力抵抗被迫投降。09.29波兰正式宣布投降。

  侵苏作战“巴巴罗萨”计划开始后,德军的数百个师团快速突破苏军前线向纵深穿插,只用了18天时间德国的北方,中央,南方集团军群分别向苏联境内推进了450/600/350公里不等,还使列宁格勒以及基辅处于威胁之中。但是苏联国土深远的纵深救了苏联人一命,德军部队最迟的在7月12日就停了下来,进行休整chuan息,苏联除了将前线的部队进行整补调动,还立刻将自己50个师左右的战略预备队调往前线对德军攻势进行阻滞。在后方也有数百万的新兵入伍,虽然不能在短时间内形成高效的战力,但在未来也足以磨掉德军的300多万前期jing锐,将德国人拖进持久战的泥沼中。

  1937年7月7日,日军驻屯军步兵第1联队一部与中国军队的二十九军第37师219团一部发生激战。7月16日,日本集结五个师团超过十万人,辅以飞机tan克等技术兵器向华北发动大规模进攻,十几天之内攻克北平、天津等地。8月,日军攻势受阻,中日两军在南口重地囤积大量兵力以待决战。8月20日,蒋介石对中国军队进行战略部署,将jing锐中央军都调向华中,企图围歼驻留上海的6000日本海军陆战队和第3舰队的舰艇部队,并希望将日本的援兵和主力吸引至华中,防止其再向华北增兵。

  9月中旬,日军在上海的兵力已超过十万人和数百的技术兵器,而整个淞沪战场中方集结兵力四十余万。直到11月20日,日军占领上海,其间日军成立了华中方面军,jing锐部队已达30万以上。中国开始战略撤退。

  此时在华北的日军已经已经被调走了大部分兵力至华中,日本的关东军等其他军队大部也被牵制在华北(也有苏联的原因),日军主力困于华中华南,中国将主战场摆在南方的战略企图已经达到,日军将在往后八年的拉锯战中吃到苦头,直到最终被击败。

  赵晋说道:“我们没有自己的战略纵声,但是我们可以自己创造我们的战略纵深嘛!这个玩意儿既是天生,也是自己可以创造的马!”

  众人也不是傻子,纷纷点头,说道:“那么我们若是抢在敌人的先机,先取得了一些城市,我们把这些城市作为我们的防守,那么是不是就意味着赢得了战略纵深呢?”

  “不错,这就叫做前出防御!”赵晋说道。

  看着眼前的时代,其实大夏朝也是一个具有战略纵深的国家,要不是因为朝廷连年积弱,也不至于落得今天的下场了!

  前出防御的作战理论,是建立在大纵深理论基础上的,这个理论最先运用二战时期的苏德战场,苏联军事专家们认为,为了粉碎敌人庞大的集团军,必须连续实施一系列在时间上互相联系并能导致全线胜利的战役。他们在分析当时几场战争的经验和新式兵器的发展情况后,得出结论:可以通过实施一系列连续的战役来消灭敌人。

  连续战役的理论的实质就是在实施头一个战役的过程中就考虑并准备下一个战役,以防止供应中断和运输堵塞,达成战斗行动的连续性,不给敌人以变更部署和组织战斗的时间。连续战役的胜负主要取决于后勤工作是否跟得上。根据这个理论,方面军被认为是一个战略单位,遂行统帅部赋予的任务。

  它应当统辖一个战区内的军队,并应当能够为了解决一个总战略任务而在几个作战方向上实施进攻。进攻地带的宽度定为300-400公里,战役的纵深定为200公里。

  但是,随着军队大量装备新式武器和技术兵器,连续战役的理论已不再适合未来战争的要求。于是,大纵深作战理论应运而生。

  最早对大纵深战役思想进行研究的是特里安达菲洛夫。他提出,为了夺取对敌人的全面胜利,必须实施一系列连续的突击,以打击敌人的所有兵力,打乱敌人的组织,使之无法继续进行顽强抵抗。

  30年代,大纵深理论显得越来越重要。其实质就是,以杀伤兵器同时压制敌整个防御纵深,在选定方向上突破其战术地幅;接着,负责扩张战果的梯队,包括tan克、摩托化步兵等,投入交战,并以空降兵实施空降,迅速将战术胜利发展为战役胜利,以尽快达成预定目的。

  大纵深理论认为,要顺利实施大纵深战役,必须要解决两大任务:第一,用步兵、tan克、炮兵和航空兵对敌人的整个战术纵深同时实施轰击,以摧毁敌人的防御;第二,用快速部队和空降兵的迅猛行动和航空兵的突击,将战术胜利发展为战役胜利。为了实施突破,要求在主要突击方向上集中优势兵力兵器,各集团军纵深配置,建立强有力的冲击梯队、扩张战果梯队、预备队,以及航空兵和空降兵等。

  冲击梯队的主要任务是突破敌人防御,当打开一个突破口后,必须将快速兵团迅速投入突破口,以摧毁敌人在整个战役纵深内的抵抗,并协同其他兵种全歼敌人。航空兵的任务就是夺取制空权,掩护方面军的军队和后方,支援军队突破敌人防御和在战役纵深内追击敌人,攻击敌人的预备队,保障空降兵着陆,给军队空运补给和实施空中侦察。

  纵深理论认为,集团军司令员在选择主要突击方向时应考虑一系列因素,如方面军司令员的战役企图、敌军集团防御性质和集团编程、地形条件、己方军队状况和能力等。确定主要突击方向一般要达到两个基本要求,就是必须在战役第一日突破敌人的战术防御和保障自己突击集团前出至防御之敌的侧翼和后方。一旦确定了主要突击方向,就应当将装备最好的、战斗力最强的兵团放在主要突击方向上,高度集中兵力,以形成对敌优势。

  赵晋想到此处,暗叹一声:“要在冷兵器时代哦进行大纵深理论的实践,还是十分困难的事情啊,毕竟要实现这理论,需要多兵种协同作战,可是现在的冷兵器时代,全凭一把刀子,一根长枪,一匹战马!~”

  忽然赵晋不由眼前一亮,说道:“哦,不对我,我还有大炮!”

  (今日第三更,一万字爆发完成……)

  </p>

  最新全本:、、、、、、、、、、


  (https://www.xdzxsw.cc/book/12863/7185020.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